上海中申专注于溶气气浮机、斜板沉淀池研发、制造、销售!English   手机站
气浮机&兰美拉斜板沉淀池及其系统解决方案 销售与服务热线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38-1803-3980  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 > 沉淀池参数总结
新闻资讯NEWS & INFORMATION
联系我们CONTACT US
上海中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
销售与服务热线:138-1803-3980
询价邮箱:js@jorsun.com.cn
地址: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龙东大道
3000号8幢501-5室
行业动态

沉淀池参数总结

发布者:www.jorsun.com.cn     时间:2020-04-28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物化处理设备又分为格栅、集水池、调节池、沉砂池、沉淀池等。本次主要介绍沉淀池(自然沉淀)及高密池(物理助沉)。

一、沉淀池

(1)池体的选择

沉淀池分为竖流式、辐流式、平流式、斜管(板)沉淀池、水平管沉淀池等。

池体的选择主要基于水量规模(以平流沉淀池为例,池长取决于HRT和v,与Q无关,因此水量增大继续增大池宽即可),进水水质情况(斜管沉淀池体积较小,原水浊度高的时候,排泥困难)、高程布置影响(经过泵提升的污水一般采用自流,因此不同池型对池深要求也不同,也会影响构筑物埋深,因而也会影响池型选用)、运行费用(沉淀池排泥方式影响排泥水浓度,也会影响到厂内自来水的耗水率,在沉淀池选型中应注意,平流式沉淀池的污泥含水率比较高,但斜管沉淀池由于管材需定期清洗,也会增加水厂的运行费用)、占地面积(平流沉淀池占地较大)地形地质条件、运行经验。

因此在沉淀池形式的选择中:规模小占地紧张可选用斜管沉淀池或竖流式,相反则用平流式;特殊情况,如初沉池有加药的,可直接用平流式,污泥颗粒密实;如果是高浓度含油废水也可以用平流式除油。

(2)池体数量

沉淀池个数或分格不应小于2格,互为备用;

(3)设计要点

a.市政污水初沉负荷

普通市政污水初沉池表面负荷应取大值,主要去除大颗粒SS,水力负荷不宜小于2.5~3.0m/h【这个水力负荷的实质就是单位立方的水,一小时能下降多少米】,主要根据来水浓度和下游工艺要求调整;但负荷也不能取太高,避免影响了沉淀效果;初沉池峰值水量校核的沉淀时间不宜小于30min。

b.对于工业废水,水质特殊,另当别论。但是如果是高悬浮物废水,一级初沉要去除70%,水力负荷在1.8~3.0m/h,二级要低于一级,水力负荷1.5~2.5/h;

c.二沉表面负荷

二沉池的表面负荷受到上游生化设计参数制约,如果上游是延时曝气、工业废水有毒物质毒害生化污泥则要增大表面负荷,一般中进周出取值0.6~0.7m/h,峰值校核按0.9~1.0m/h;周进周出按0.8~1.0m/h,峰值校核按1.0~1.4m/h;注意的是,很多污水厂分一期二期,这时候需先确保平均水量下的负荷符合要求,峰值可取高值进行校核。避免设计偏大。

d.混凝+沉淀负荷

当上游是混凝反应池时,配套辐流式沉淀池,水力负荷按1.0~2.0m/h,峰值按1.2~1.6m/h;斜管/板沉淀池按2.0~2.5m/h,峰值不高于2.5~2.7m/h,上升速度0.4~0.6mm/s。

e.如果表面负荷过高、排泥有问题时或者来水中污泥沉降性能差,可能出现浮泥现象,必要时在前端加药。

f.固体负荷【每平方米过水断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污泥固体量】≤150kg/m2·d,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固体负荷要高于该值。(算泥量也是比较麻烦,下下下次再细说)

g.出水堰

污泥沉降性能好的话,出水堰堰口负荷可以越大。峰值流量堰负荷上限,初沉不宜超过2.9L/(s·m),二沉池不宜超过1.7L/(s·m)

堰口计算就像算管道截面积一样,先算出单个堰口过堰流量,根据h 过堰水深选择不同计算公式,当h=0.021~0.20m,q=1.4h2.5(m3/s);当h=0.301~0.350m,q=1.343h2.47(m3/s),再根据堰口数量n=Q/q(个);接着主要校核参数:堰上负荷q、=0.5·Q/(h·n)(个))

h.污泥区容积按不大于2d的污泥量计算,机械排泥则按4d.二沉池污泥区容积则按不小于2d储泥量。

i.排泥管直径不宜小于200mm。机械排泥设备行进速度0.3~1.2m/s,如采用静水压排泥,初沉池静水头不应小于1.5m(就是污泥池要低于初沉池水面1.5m),二沉池静水头不应小于0.9m或1.2m(生物膜法后)。

举个栗子:

平流沉淀池体设计,主要有三种计算公式:

a.按沉淀时间和水平流速计算:L=3.6v·T;A=Q·T/H(m2);B根据池宽比得到;

b.按悬浮物质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及悬浮物去除的百分率计算:沉降速度μ=(1.2B-0.2A-E)/(B-A)【μ可查表 ,用混凝剂在0.3~0.35mm/s,不要混凝剂在0.12~0.15mm/s;B跟A都是试验出来的,所以还是按表格吧,悬浮物去除率E=S1-S2/S1】,L=α·v·H/(3.6·μ)【α为因紊流及池体结构的缺陷系数,一般用1.2~1.5,v水平流速,H有效水深】

c.按表面负荷率计算:A=Q/q,L=3.6·v·T,B=A/L